專業發展簡史

一、傳統風險管理
        自從有了人類, 便有了風險, 也同時有了人類對危機的恐慌及對安全的渴求。早在幾千年前 <夏箴>便載有極具風險意識的哲言。<孫子兵法>更令國人乃至世界奉為危機處理之聖經。 然而人類對風險管理理論文獻研究則始於工業革命後的20世紀初。 首先, 企業大型化及災難連鎖性發生喚出 “安全管理” 的共識。 “安全第一, 質量第二, 產量第三” 成為20世紀初美國企業界的口號。 關心“生產安全與保險”是第一代風險管理的典型特征。
        20世紀中期,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億元損失大火及美國鋼鐵工人大罷工,促使美國企業界廣泛的成立風險管理部門, 以求企業發展的持續穩定。 由此也揭開了第二代風險管理的序幕。顯然,美國引領著企業風險管理的第二代浪潮,有些學者也將20世紀中期定義為企業風險管理的真正開始年代。 在風險管理的第二個年代,企業是以更加防患於未然的方式處理風險的。 理論界則基本上以研究單一分散性純風險(有損失而無獲利, 多指危害性風險)的“預防與控制過程,以及方法與工具”為焦點。到70年代中期,不少大學將原本與第一代風險管理匹配的“保險系”更名為與第二代風險管理匹配的“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或“風險管理系” ,教學重點也漸漸由保險轉向了風險管理方面,保險僅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加以研究。在這一時期,風險管理是 “通過對風險的識別、衡量、及控制, 以最低的成本使風險所致的各種損失降到最低的管理方法”。
        1983年5月在美國風險與保險管理學會的年會上, 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通過了基本上是針對危害性風險的“101條風險管理準則”,其中包括 :風險管理的一般原則,風險評估,風險控制,風險財務處理,索賠管理,職工福利,退休年金, 國際風險管理等。 這些準則成為第二代風險管理的裡程碑及典型標志。 在第二代風險管理時期,發達國家也造就了大量的以估測特別是對制造業及公共設施純風險為專注方向的風險評估師,目前在美國能進行風險評估的專業人員在萬人之上, 在香港也應達千人之多。 風險評估技術的廣泛應用與發達國家與地區在70年代後所普遍推行的職業健康與安全法律無不相關。 這些法律普遍要求相關行業在進行安全管理時必須對潛在的風險進行評估。 英國, 澳大利亞, 日本, 新加坡,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的實踐証實風險管理在“減少意外,改善安全”方面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
        自20世紀70年代起,在風險理財控制工具方面,因科技風險的顯著增加及其他巨災風險的頻頻出現,風險的財務轉嫁理念開始從以往單一的保險市場轉向資本市場。 於是風險理財增加了諸多新的風險融資手段,如遠期,期權,風險証化,或有資本等。這些手段的產生不僅有助於巨災風險的轉嫁,而對於企業經營所面臨的其他投機風險,如投資、價格、利率外匯等風險也可起到對沖作用。這種組合了保險與資本市場的風險管理財務對策的產生與發展,掙脫了第二代分散性純風險管理的局限, 在客觀上為第三代企業整體風險管理時代的到來提供了范圍寬廣的對沖工具基礎。
         除了在金融工具方面的創新之外,在企業風險管理發展的第二個年代裡另一個不容忽視的突越發展便是西方開始了對企業投機風險管理方面的廣泛研究與實踐。市場趨於飽和、跨國公司的崛起、企業因管理不適而致的頻頻倒閉、經濟趨於全球化的跡象使得企業增加了必須要強化企業內部控制的欲望。於是,績效評價、內控管理、公司治理、質量管理與危機管理等主要著眼於研究企業局部條塊層面風險管理策略的學科應時而生,並且企業的預警管理與決策管理等有關企業規范化管理的學科也變得越來越引人注目。與此同時,企業的審計職能也從早先的財務審計、績效審計逐漸轉向了對企業范圍更廣的內部控制的審計焦點上。
        總之在這個時代裡,無論是就純風險領域來講,還是就投機風險的領域而言,對企業風險管理的研究仍舊只是局限在某些單一、局部或分離性的層面上,即便是極有全局觀念的全面質量管理理論也仍然無法觸及到企業的眾多層面的風險管理的問題。

二、企業整體化風險管理 - 當代企業風險管理發展的方向
        時至20世紀的90年代,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迅猛趨勢、人口的高度密集、科學的快速進步、以及資源呈現的日益短缺明顯帶給人類比以往多得多的風險與危機,也帶給企業更多的發展不確定性。企業的死亡與企業的產生一樣速度在加快。企業迫切感覺到在經濟全球化下的今天,急需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與持久競爭力。 如今西方的眾多企業已經將企業的風險管理職能戰略與企業的總體發展戰略緊密地結合在了一起。 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21世紀企業管理學最重大的變革則是朝著企業風險管理的方向變革。 更不難解析,有人將企業整體化風險管理的理念對西方企業產生的沖擊與影響形容為20世紀90年代繼網絡革命後的第二件大事。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對其進行經營行為而不得不暴露在競爭市場上的多種故有風險表示癒來癒關注。 自90年代起,西方企業風險管理的理念與業務管理的理念也癒來癒趨於整合。 新經濟下,企業關心的風險主要是那些與企業盈利緊密相關的投機風險 (損失與獲利二重性) 而不單是傳統風險管理主要研究的單一分散性的純風險,而這些投機風險往往處在傳統保險不可投保的領域,那些專注於研究單一保險領域的專家已經基本上解決不了新時期企業提出的新問題。 企業認為風險管理不僅僅涉及保險和災害事故, 而應關注影響到企業策略與經營的所有風險, 如策略、市場、技術、組織、及操作等風險。專家也普遍認同風險分散管理是不合理的,因為企業的風險本身就是關聯的,傳統風險管理的分散管理方法不能使企業高層獲得全面的及時的風險資料,不能掌握企業整體的風險狀況。 事實上,企業需要了解自身的整體風險水平信息, 需要持續發展及生存所必須的綜合的風險控制能力。於是傳統風險管理在新經濟下已不再奏效。 因此,企業整體化風險管理 (第三代企業風險管理) 時代的到來是新經濟下風險管理發展的必然趨勢。
        企業整體化風險管理是運用整合的過程與方法評估和治理那些可能影響本企業財務目標及戰略目標的所有風險。從企業抗風險的能力角度有人認為:企業風險管理是企業通過使用協調、系統、與多層面的風險管理方法而達到的保護與增進企業價值的能力。 總而言之,通過實施整體化風險管理,企業可以提高整體抗風險的綜合能力,減小企業戰略與經營方面的不確定性,增加股東價值, 提高企業最本質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持久的生命力。


           企業整體化風險管理的特點:
         - 二重性:風險與機會二重性,這與傳統風險管理風險為負面概念有所不同
         - 廣泛性:涉及企業所面臨的所有風險 (投機風險與純風險)
         - 專業性:推進風險管理職能部門的設立,實施專業化管理
         - 全員化:董事會、管理高層、各部門、各層次、全員參與,建立企業文化
         - 戰略性:風險管理已成為經濟全球化下企業戰略管理的中心點
         - 系統性:組合風險考慮了風險的系統性與相互關聯性,組合風險並不是風險的簡單加合


           企業整體化風險管理的作用:
         - 企業風險管理對企業戰略目標起到了強勁的科學的支持與持續保障作用,企業的整體化風險管理

         會提高企業將風險變為機遇的能力
         - 使企業有管理整個層面多種風險的較強綜合能力, 從而提高了企業的全盤控制能力,減小了企業

            的不確定性與盈利的波動性, 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 使企業的經營戰略與其風險價值觀(進取或保守)的相連更加緊密
         - 使企業業績的增長與風險/回報的關聯更加密切、更加優化
         - 增強企業風險治理反應的決策能力
         - 使運營中的驚奇,意外,或損失最小化,並保護企業資產
         - 及時發現機會,抓住機會的能力得以提高 (風險的二重性)
         - 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
         - 使企業的資源分配更為合理化
         - 提高企業聲譽
        然而有一問題值得特別探討。 有人講“企業從經營的一開始其實就已經步入了風險管理的歷程,企業想提升對風險的整體控制能力的願望可能從其誕生的那一天就已經開始存在了, 但為什麼到了20世紀的90年代企業進行整體風險管理的概念才被提出來呢?” 。
        四個重要制約因素可以解釋這一現象:1. 經濟全球化下新經濟的驅動; 2. 風險評估技術的趨於成熟與認同; 3. 金融市場工具的創新提供了更多的風險對沖工具的許可;4. 信息處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術許可。另外,半個世紀以來經濟學家們通過對客觀經濟領域中大量企業失敗案例的分析研究發現- 企業的倒閉常常並不是由於無市場或由於技術過時,而是失敗在對風險管理的無知或風險控制能力的脆弱方面。因此,企業整體化風險管理的理念的產生迎合了企業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經濟發展到特定歷史階段的特定產物(落後的生產力與技術根本上無法幫助企業實現其試圖控制企業整體風險的願望)。 因而, 這種很大程度上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與生產力的現代企業整合風險管理的引入, 標志著企業管理真正步入了與之吻合的新經濟時代。
                                                                                               
                                                                                                                                               2005.1